2016-12-19
全国“彩虹花”小额教师基金项目
一期项目总结
2015年2月,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担当者行动捐赠人民币18万元,用于全国“彩虹花”小额教师基金一期项目。该项目面向担当者行动全国区域内的“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点学校老师开放申请,并向非项目点学校的有创新想法的老师开放了一定比例的名额。
该项目的初衷是为有意愿进行儿童教育创新的教师设立一个专项基金,提供800元以内的小额资金支持,鼓励教师们把改善教育的想法变为行动,开展教育探索和教学创新,并鼓励这些教师形成网络,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提升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并跟进一步参与到全国乃至更广阔的教育探索交流平台中。在此之前,2014年9月—12月,担当者行动已经在福建区域内“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点学校进行过一期小范围的尝试,老师的反响和项目反馈都比较良好,在此基础上,对于这个项目的开展模式和推动方法都有一定借鉴作用。
上图:江西大胜小学·美术手工折纸
一期项目共发动了全国江西、甘肃、重庆、云南、贵州等16个省份235位老师报名提交申请表。最终共支持了来自56所学校的86个项目,88名老师带领3700名左右的孩子参与其中。本期项目类型主要分为科技兴趣小组、课程拓展兴趣小组、生活技能兴趣小组、体育类兴趣小组、艺术兴趣小组、阅读类六类。其中以艺术兴趣小组、阅读类为主,但科技兴趣小组所占的比例尤其少。具体比例分布情况如下:
另外在这86个项目中,有一个项目是比较特别的,江西于都靖石中心小学王地球老师开展了一个针对老师的“教师星吧”项目,举行教师培训活动,有阅读沙龙、教学研讨、观看视频现场点评、外请县城骨干教师等,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个共享平台,推选教师有价值的学习经验、活动经验和教学心得给没有到现场参加活动的教师共享活动资源。
在收到的反馈中,大部分老师都希望能够继续获得支撑,甚至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名额。除此之外,我们有以下发现:
一、彩虹花项目和担当者行动其他项目打通的可能性
江西瑞金谢坊镇大胜小学的陈福娣老师开展的是美术手工折纸兴趣小组,她在反馈中提到“4月8日项目第一次实施——教孩子们折百合花,其实不是我在教,有两个孩子参加过2014夏令营美术手工班,是她们俩手把手教会了其于25个孩子。”担当者行动的“未来英才”夏令营有演讲写作、趣味英语、科学探秘、音乐舞蹈和美术手工等五个课程组,彩虹花项目的开放性完全可能包含相关申请项目。夏令营的规模和队伍只能让少数孩子参与,持续时间较短,如果这些课程能通过彩虹花项目得以继续开展,一方面彩虹花项目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这个课程,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另一方面参加过夏令营课程的孩子也可能成为这个项目有力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此外一期支持的86个项目,有31个是非项目点学校,所占比例占达36%。在项目执行发现有想法愿意行动的老师的过程中,也可以依托这些老师,为“班班有个图书角”找到合适的项目点学校。
大声读和共读:画下故事中的小生命!
二、项目对老师和孩子的影响
在这个项目中,老师和孩子分别是引导者和参与主体的。从老师们的反馈中,我们惊喜的发现,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孩子,他们的校园生活,性格,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有因为这个项目而得到改变的案例。
(一)丰富孩子的校园生活
在申请的过程中,有好几位老师反应学校不具备体育设施,或是缺乏音乐课程开展的条件,或是缺少棋类等益智课程开展的可能性,学生的校园生活特别单调。开展书法兴趣小组的陈盛财老师在他的反馈中提到:“兴趣小组的进行也给我们学生的课外生活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以前放学后,学生的课外生活都非常单一,就是玩些小游戏,现在有了书法兴趣班,他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能练习一会了书法,不仅丰富了课外生活,也培养了学生的心性,不会说下了课就是玩,也可以做些有趣的事。”开展体育兴趣小组的刁安妮和黄海峰老师都说,课间他们不再是三三俩俩在校园瞎逛,或者彼此追来跑去,而是女孩们在跳绳,踢毽子;男孩子在打乒乓球,羽毛球,或在一起讨论如何提高篮球或乒乓球技术。
篮球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练习运球
(二)影响孩子的性格,改善同伴关系
在项目反馈中,我们特别想知道孩子们对这些活动的反应,并且希望老师能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
江西瑞金谢坊镇大胜小学的陈福娣在神奇的美术手工活动中也有意识的去打开一些孩子的世界。比如,她提到班上有个女孩很内向,在班上很少说话,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怯怯地,平时有些调皮的男孩称她为“啊婆”(瑞金方言,哑巴的意思),参加手工班是自愿的,她没报名,陈老师就邀请她一起参加。在活动过程中,当她不会时,或做的不够好时,身边的同学总有人耐心教会她,老师也抓住机会给她鼓励,渐渐地变得更开朗了,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不再独来独往。
贵州罗州中心小学的徐春老师开展了园艺栽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抬砖,拿土,砌花池,特别有一个留守儿童,在班上是经常逃课,上网,打架的一个学生,加入这个小组以后,改变非常的大,带领其他孩子做这件事情。参加这个小组的学生七成是学习成绩不好、又是班上被忽视的群体,但在这些小组中他们的表现很积极,似乎找到了自己兴趣和爱好,似乎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解脱。甘肃何家堡小学的韩冬花老师开展了英语话剧小组,两个原本有摩擦的同学就在话剧表演中的不断交流沟通与磨合,变得友好起来。
手绘大树
类似的例子在老师的反馈中还很多。彩虹花项目像是非常规课程的一种,没有评审和考核的压力,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不同的“情境”。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第一次提到“课程”,这个词语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延伸出来。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可知课程即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跑道;而它的动词形式则是指“奔跑”。这样课程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其独特价值还应该尊重某一个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如果能够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地开辟一些每一个孩子“奔跑”的“跑道”,课程的价值将会在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身上显现得更加明显。彩虹花项目某种可以认为是为一部分孩子开辟不同的“跑道”,并且在这个“跑道”中找到完善自己的力量。
江西窑背小学·合唱兴趣小组
(三)让老师从更丰富的角度评价孩子
戴雅杰老师说“这个项目帮助我从多个方面看孩子。现在的教学中时时提质量,让人们曲解了‘优秀学生’的定义,在一味追求质量的时候,常常忽略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在这一次的共读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平时被定义为‘不够优秀’的孩子们反而有着更多新奇的想法和感受,如一位同学说‘螃蟹给女学生送去弦,那弦弹出的声音一定是大海的声音。’再比如一位同学这样形容安房直子的文字‘一首首文字谱出的短歌。’听了他们的观点让我也不禁觉得他们具有成为小作家的潜质。更有不少同学在用超轻粘土制作动植物时,展现出了他们不一般的动手能力,十分厉害。由此,让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他们。也让我成为更加宽容有耐心的教师。”
孩子们在彩虹花项目中不同以往的表现,也让老师从更丰富的角度去看孩子。王瑛老师说,因为彩虹花这个项目,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反思。我常常试着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发现孩子的优点,观察孩子的笑脸,其实无论成绩好坏,每个孩子笑起来都是那么天真和可爱,当他们在学习上困惑时自然就少了那份苛刻,多了些宽容。
江西筠门岭小学•象棋兴趣小组
(四)激发老师内在的热情和动力
彩虹花项目不仅是老师引导和带动学生,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也影响着老师,激发老师内心的热情和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彩虹花项目是老师在常规教学之外开辟的另一片“土地”,这意味着彩虹花项目的老师要比其他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需要内在强大的驱动力。在老师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孩子也可以是老师的驱动力。
江西的肖瑛老师和孩子们开展手工绘画,她提到每次上完课(常规课程)有些精疲力尽劳累的感觉,但是每天下午看见他们的等候,然后一起轻松地制作,瞬间精力值爆满。尤其是当孩子们用自己灵活的小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创意物品时,深刻体会到让孩子做自己的喜欢的事,他们的潜能真的是无限的,经常感觉孩子们比想象的还要厉害。而老师要做的就是提供条件和环境让梦想的种子发芽。
江西泰和螺溪中心小学·说演故事
甘肃的郝刘霞老师申请的是植物栽培,她称自己是懒散的人,但自从申请了该项目后,没课的时间都花在了劳动上,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激情高涨的样,变得有劲了。甚至在这个活动中度过了自己的职业倦怠期。江西的肖婷婷老师因为开展吟诵课程养成了收听吟诵电台的习惯,因为开展阅读类课程,甘肃的马秀英老师学会逼着自己看书,突破了之前的阅读量……
三、微信平台,让分享变得随时随地
在收到老师申请表的阶段,我们就建立了全国彩虹花教师的微信群,陆续把老师邀请或者拉进群里,只有小部分不使用微信的老师游离在外。项目开展期间,有一部分老师晒活动开展的照片或者学生作品的照片。从反馈表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老师都很喜欢这个微信群,并且从其他老师的分享中也获得一种激励。但是愿意分享的老师只有小部分,大部分老师都保持沉默。并且分享的便利性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项目之外的干扰,工作人员在其中给予的回应和反馈也较少。所以微信平台主要处于自由状态,交流互动的氛围还没有引成。
彩虹花项目让我们看到作为个体的老师和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影响和改善。但是这个项目还是比较不成熟,有很多需要挖掘和改善的地方。
(一)基金的使用和分配需要继续改进
福建区域第一期的尝试均以800元为申请额度,但是结项时发现很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这个经验基础上,全国彩虹花一期项目我们采用了400元—600元—800元三个额度供老师根据自己的项目预算选择。但是尽管作了比较细致的划分,还是发现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够或者剩余太多使用不充分。有一部分老师,特别是艺术兴趣小组的老师觉得资金太少,随便买一些颜料或者教学用具,资金就超过了,或者参与的孩子只能很少。在超额的项目中,近三分之一是艺术类的兴趣小组。但从总体上看,45%的老师是没有把资金充分使用出去的。在收支平衡中也有一部分老师错以为一定要把钱使用完,所以把部分资金花在了可能和项目原本不相关的事项上,例如奖品或者学习用具。
备注:超出或者剩余10元以内均视为收支平衡
所以对于引导老师更准确地做项目预算、基金额度分配的合理性、让每一笔基金都得到充分的使用的能力是我们需要继续提升的。
(二)项目类型及其定位较模糊
相对于福建省内小范围的尝试,全国一期彩虹花项目的类型更加丰富,但有分配不均和不够深入的问题,科技兴趣小组所占比例尤其小。对老师申请项目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发挥各自所长或者让各自教学想法和创意都能有尝试的可能。但这对项目的跟踪和提供专业性方面的帮助是更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该如何定位项目,是更集中但做得更深入和专业,还是更加开放和多元。
另外对于资金使用的定位比较矛盾,例如,对于艺术兴趣小组中音乐舞蹈类的兴趣小组,很多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教学生吹口琴、葫芦丝、电子琴、或者舞蹈,这类单纯购买器具的申请,往往很矛盾。一方面我们知道音乐和舞蹈这些艺术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一步的引领,带孩子进入音乐和舞蹈的世界,享受艺术,那彩虹花项目基金就只是为学校增添硬件设施而已。
(三)彩虹花项目开展时间很有限
彩虹花项目是在常规课程之外的尝试和探索,是没有固定课时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只能在课外时间去做这件事情。这也意味着当这个项目和课程冲突,或者在期中、期末或者遇到学校的重大节日时也会受到干扰。比如在本学期的六一儿童节,很多学生要忙着排练节目,甚至指导老师也忙于筹备六一活动,5月份近一个月的时间项目被中断。每个学期能用来开展活动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彩虹花项目开展的时间就显得很有限。所以是否在每学期有一定比例项目淘汰的基础上,把同一批小额基金项目大部分项目的阶段延长为一学年,让老师和孩子有更充足的时间开展活动,而我们也能在持续跟踪一批孩子和老师的过程中对项目的了解和评估能更有效。
(四)是否有更方便的反馈方式
本学期的反馈总共有期中和期末两次,反馈的材料主要是照片和当前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其遇到的困难。期中反馈为选择性提交,主要是为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跟踪了解每个项目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且及时为老师提供一些资源和可能的帮助。有几位老师在期末反馈中提到,是否有更加简洁的反馈方式。彩虹花小额教师基金本身是一个小项目,我们也不希望给老师带来太大的负担,只需要填写简单的反馈表和提交8张照片,但是在跟踪项目的过程中发现,老师比我们想象中的忙碌,这样的反馈方式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是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