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6
拍照的好处,是可以在天气凉寒的日子,用回忆取暖。就像现在,虽然甘孜州德格县建角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再次翻阅孩子们的照片,脑海自动浮现那一幕幕的场景,嘴角就会不自觉的上扬……
文/尹薇 摄影/ 纪奕钒、王巍 编辑/树勇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甜醉的青稞酒、奶香的酥油茶;
漫山的高原牦牛、连绵皑皑的雪山;
泥泞颠簸的山路、一天经历四季的车程;
虔诚的藏佛信仰、纯净透彻的藏胞孩子;
你所能想象到的一切……
这就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我们这次图书角建设的地方。
坐落于在海拔平均4000多米、常年平均气温6.7℃的四川省甘孜州藏区德格县群山之间。
那一夜·京城
真诚发愿只为了……
2016年5月27日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地铁口附近的街道上,勇哥和丁同姐认真地听着四川德格县阿咪码啰爱心助学协会塔甲、楠楠动情地讲述着德格县一个个乡村小学的困难故事,一个个藏族孩子的艰辛生活和走出大山的期望…….
被高原群山包围的孩子们,犹如处在一个孤岛,除了头顶上的一片纯净美好的蓝天,他们无法获得优质的图书从中知道好玩有趣的故事,了解到神奇的科学世界,去感知这个世界美好的样子。
听完这些故事后,勇哥很激动,随后在朋友圈,许下了这样的一个心愿:
1个多月后,壹基金邀请我们参加暑期“寻找孩子王”联合劝募行动。让我们惊喜的是,在壹基金爱心支持下,一位深圳居士捐赠6万元定向用于德格5所学校的30个图书角建设。美好的心愿就这样因缘聚合中达成了。
跨越1900公里
从美丽鹭岛到雪域高原
我们四人都是第一次去到海拔4000多米的德格,在激动中开始添置各种各样的物资——冲锋衣、登山鞋、睡袋、应急物品、红景天……四个人,每人一个大大的登山包,如果不说我们去干嘛,你们肯定以为是去徒步。
(德格建角小分队,左起依次为:王巍、树勇、尹薇、奕钒)
10月12日从厦门到达成都已经是凌晨半夜一点,阿咪妈啰的塔甲大哥接待了我们。麻辣串串的那种酸爽过后已经3点半,到塔甲大哥的办公室睡了三个小时,早上10点即坐大巴出发前往甘孜。
17个小时的大巴(途中在康定住宿一晚),318、317国道,沿途过了4700多米的高山,路两边的小白杨金灿灿,第一次见到青藏蓝,一路听着“您即将超速,请降低车速”的提示音,抵达甘孜。
塔甲的表哥去车站接我们,帮我们找了个性价比高的宾馆。走去宾馆的路上,藏式房屋建筑和过往行走的喇嘛告诉我们,来到了这个有着神圣信仰的藏族地区。
呐喊在4700米的海子雪山:
再远的路,也要把图书角送给孩子们!
燃姑小学是我们去的第一所藏族学校,这是个在地图上都搜索不到的地方,我们在早上5点就出发了。凌晨五点的高原是什么样子?雪山的日出是什么样子?缺氧的感觉?寒风瑟瑟的赶脚?一切都在4700米的海子山!
在海子山的山顶上,勇哥拿着担当者行动的旗子说:“不管是多高的海拔,多远的草地,多偏僻的乡村和山区,有学校的地方就会有图书角,有孩子的地方就会有担当者。一个都不能少。”
一群年轻的师专姑娘
扎根条件艰苦的燃姑已四年
在颠颠晃晃的山路中行走了6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燃姑小学。大山里的学校都是倚山而建,燃姑的后面也同样是山,校门口前面的一条路是乡里唯一的主干路,因为还不是水泥,摩托车一过,漫天的尘土,和纯净无暇的蓝天白云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到达学校将近12点,孩子们还未放学。我们把所有的孩子都集合在了操场,简单的对项目及图书做了介绍后,建角就开始了。孩子在我们和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拆封、编码、造册。勇哥为孩子们分享了《小蓝和小黄》的故事后,孩子们对于我们的那份陌生感逐渐就没有了,主动拉着我们的手围成圈开始唱起了藏族歌曲。
老师们说,你们今天来的真是时候,前几天这里还下雪,而今天却是阳光明媚。我们感受到了高原阳光的温暖,更被这里的年轻女老师所感动。下午在一起交流、采访后,我们才知道,4年前这几位女老师从泸定师专毕业刚来这里的时候,还没有通电没有热水器,新的教学楼还在修建,条件非常艰苦。
而在回忆着4年的教学生活故事时,老师们面带微笑与我们分享:刚来的时候也有不情愿,但慢慢地就适应与习惯了,这里的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淳朴善良,孩子很懂事,到哪教课都是一样的,只要自己热爱就好。
泽呷那清澈高远的歌声
依旧回荡在浪多的山涧河流
离开燃姑已是6点多,赶了两个多小时的夜路到达浪多小学。16日是周末,我们在浪多小学梁副校长和占玛老师的带领下,去到一位叫泽呷的女孩家里进行家访。听完梁副校长的介绍得知,这位泽呷是位聪明好学、懂事能干的孩子,也读出了梁副校长和老师们对她的用心培养与期许。
泽呷家离学校有一定距离,即使开了车,但因为道路问题,还是不得不下车走好一段。挂满经幡、摇摇晃晃的桥,满是牛屎味道的草原,时不时钻出地面活动的田鼠,河水哗哗流淌的声音,一切都让我们很新奇。
泽呷家里只有爷爷和她在家,用石头和泥土搭建起的两间屋子,一间卧室一间厨房和客厅。院子里是草地和一棵小小的不知名的树。
泽呷今年15岁了,六年级,虽然不知道家里的经济能不能支撑她继续升造,但泽呷说她很想读书,想报考医科大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里医疗卫生的落后情况。
爷爷不懂汉语,在泽呷的翻译下,也跟爷爷聊了很久,爷爷说泽呷特别懂事孝顺,只是希望泽呷长大后能有出息,生活过得好一点。
在采访结束后,泽呷用藏语在院子里唱了一首歌,虽然我们没有听懂歌词,但从她那清澈宏亮的歌声里,她那清澈透亮的眼神里,我们深深明白她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如今不愿意调往城里
只因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
10月17日星期一,我们来到了亚丁小学,见到了还在继续过渡使用的低矮老旧平房校舍(老师说,新的校舍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9月份就能搬迁)。
这里所在的亚丁乡,并非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很火的稻城亚丁,学校和藏民家境条件依旧比较艰辛。学校的老师都很年轻,交流后才得知,她们几个都是来这边实习的老师,为期一年,既是实习也是支教。我问她们,等明年她们走了,这边岂不是会缺很多老师。她们也只能无奈点头叹息:“这边一直就很缺老师……”。
期间在聊天中,勇哥问了一位在这里待了4年的汉族女老师,有想过将来有机会离开这里去更好的地方吗?她望着在操场嬉戏快乐的孩子们,思绪拉回了4年前刚来这里的情景:“那个时候刚毕业来这里,无电、无手机信号,气候寒冷,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很不方便,当时的确有想过走的。但后来慢慢的与孩子们打成一片,通过家访与藏民家长慢慢熟悉起来,我就发现这里的孩子特别乖特别善良。有一次我吃饭不小心袖子上粘了几粒米,一个藏族孩子就跑过来为我弄掉。当时特别感动。其实也有机会调往城里,但我现在反而不愿意走了。因为我对这里的孩子、对这里的藏民、对这片土地有了一种感情,很真挚,很温暖。”
什么是志愿者呀?
当给孩子们打了一个比方后……
当我们来到位于镇上的阿须小学,操场上老师们正带着一些孩子上音乐舞蹈课。动听的藏族歌曲,跟着节奏感的确也让我们有种翩翩起舞的感觉。
各班班主任老师都到齐后,我们进行了图书角建设培训。当孩子们听说我们从遥远的厦门特意过来给大家送好看的图书,顿时兴奋起来。5年级的孩子的确可以顺畅的用汉语交流和书写了,随后的图书编码、造册、上架都顺利进行着。
也许是难得的阳光普照,老师们组织学生就在操场上朗读背诵课文,倍感暖和呢。勇哥、王巍看到后禁不住走过去,也加入到他们中去一起朗读。通过这个方式,孩子们很快就与我们没有了陌生感,开始活跃起来了。
其中有一个女孩子指着我们的工作证好奇的问:“志愿者是什么呀?”勇哥打了个比方,比如你见到马路上有个奶奶摔倒了,你是不是主动跑过去扶起来?孩子们都点点头。那你们在跑过去扶她的时候,有想过要什么回报吗?肯定没有,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单纯的向帮助对方,这就是志愿精神,当我们不图回报真诚主动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是志愿者。恰巧这个时候,一位老师过来想叫男生帮忙卸货,这群孩子们听到后全部飞奔过去帮忙了。
这里的孩子啊,就是这么的朴实善良!
飞奔卡松渡而来
却遗憾只能与你擦肩而过
顺利完成4所学校的图书角建设后,最后一站是100多公里之外的卡松渡小学,须翻过海拔5050米的川藏第一险雀儿山。当地老师、会长建议我们不要去了,因为上一周刚刚那里暴雪,加之修路堵车路况复杂,会不安全。我们4人商议后,决定还是要去。
这次夜路是最让人胆战心惊的一次,比后来过雀儿山还厉害。本来这次也是要过雀儿山的,但由于是夜路过海拔五千多的雪山我们都有些担心,就选择了另一条路,但没想到这条路的路况如此之差,也是雪山,虽没有雀儿山那么高,但很差的土石路,一边就是悬崖,路宽也只能通过一辆车,而且路上很多躲避不了的坑坑洼洼,也是简(xiang)直(shou)了。
18日一早我们从德格出发前往卡松渡,出发之前司机就有听说路封了不让过,但人愿还是不如天意,出发两个小时后我们被拦了回来,前方坍塌正在抢修,工人们也不知道何时能够修好,也建议我们不要继续前往了,说随时有飞石滑落太危险。
我们只好原路折返,等到手机有信号的路段,联系了校长,跟他说明情况,介绍了图书角的建设流程。就这样,我们没能亲自踏进卡松渡小学,见到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们,多少是一种遗憾。
(校长亲自组织师生一起建设,扒珍老师发过来的现场图片)
惊喜与感动总在下一站
不经意间就会邂逅
是呀,这次建角走过的路,
是自己目前人生里走过的最险的路,转不完的层峦雪山;
见过的风景,也是目前人生里见过的最美的风景,晴空里飘雪;
经过的村庄人家,很多偏远至极;
交流过的老师和孩子,都满眼的虔诚……
19日将从甘孜县启程返回马尔康,进行下一个建角项目。甘孜县没有去马尔康的大巴,只能包车过去,原来的司机合约已到,他不愿再按照之前说的价格送我们到马尔康,为了节约费用我们只好另找司机。
记得当时车站有拉客的包车司机,虽然是晚上九点多了,但我们还是想去试试运气。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一段——各种阴差阳错各种巧合后,就在我们跟一位司机大哥讨论价格时,在旁边吃饭的一位大哥(已经知道我们是公益机构,来这里做的事情)突然说:“要不明天我开车去送你们吧,本来计划明天去色达,但是不去了,直接送你们去马尔康后我再折回来,就当我也为公益做些事。”
(右一:来自北京的爱心尹大哥)
没有经历过的人估计不会明白,那种在陌生的地方,本来很糟糕的心情,突然柳岸花明、温暖开阔了。这位爱心大哥也姓尹,尹大哥,是北京过来的,自驾游,从北京—河北—青海—甘肃—四川,2003年退休之后每年都会自驾走一趟。他说我现在是想明白了,与人无争,人才活得快乐、舒服,我开车很慢的,高速路上大货车都可以超过我的,我不急。
第二天如约碰面,装好行李出发,虽然小小的车塞了满满的行李很挤,但心却很舒畅心情很美丽。世上善良有爱的人,我们总能碰上……
这份大山有爱
依旧延续着更精彩的未来
就在离开德格的这一个多月里,美好感动的爱仍在继续:
西南地区一位金融行业的高管,愿意资助浪多小学的泽呷完成初中、高中(转学入读泸定比较好的学校升造)和大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
招商财富公司捐赠100套壹基金的“温暖包”,目前已经分发给浪多小学的100名家境贫困的藏族孩子。
大山有爱,
感恩有你。
王巍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大四学生
担当者行动“2015、2016届未来英才夏令营”摄影志愿者
从来没有哪件事回忆起来还能够让我如此心潮澎湃,但这件事却能。未到德格,心里就开始激动起来,作为一个从小在厦门海边长大的我来说,从海边到高原,这也算是一个挑战,不为别的,因为年轻,因为梦想,因为公益。当我们把书送到学校,登记造册完放上亲自安装的书柜,看到孩子们脸上难以掩盖的喜悦,仿佛自己已经进入书的世界。这儿的天这么蓝,雪这么白,人这么好。感恩阅读,让我来到这儿,把我们距离拉近,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纪奕钒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大四学生
担当者行动“2016届未来英才夏令营”摄影志愿者
我一直渴望生命中能有一次经历,成为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与担当者行动的相遇,让我有了这样的可能。一次是4个月前的甘肃宕昌大河坝小学的未来英才夏令营,一次便是这次的四川德格建角之行。两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都是孩子们的脸庞,他们灿烂的笑颜,他们静默的忧容,他们的一动一静,与他们所处环境的比照,一直牵动着我的内心,波动的情感宛若音频线,时起时落,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我想把这跳动的乐符,谱成乐章,想给这些孩子带去更多的关怀,想给他们看很多很好的绘本,想把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
❤ 特别鸣谢
壹基金
招商财富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腾讯公益基金会
阿咪妈啰爱心助学协会
腾讯乐捐、支付宝和天猫的爱心网友
给予支持的所有相遇的朋友
❤ 财务公示
编者注:“读懂世界孩子王”众筹的善款用于四川德格和甘肃环县两个地区的偏远乡村小学图书角建设,目前已经全部执行完毕,现把财务执行明细予以公布。
备注:
1)图书角配件:每个图书角20元,包括海报、名称条各1张,管理手册3本,及标签纸;
2) 书架费用:甘肃环县已有书架,不需要书架,所以此项为0;但德格县5所学校离县城很远,图书和书架物流只负责运到县城,学校再包车运回学校,所以这部分运费比较高;
3)运营与阅读活动费用:该项目没有按照众筹时每个图书角195元提取,因为协议中已有后期的电话及实地回访费用明细,所以此该项为0;
4)行政管理费用:根据项目预算,大概按照项目费用预算提取10%,这部分主要用于均摊全职团队的工资和办公经费;
5)捐款余额:该笔余款将继续用于支持 壹基金“读懂世界孩子王”图书角项目学校后期的电话、实地回访。